咨询热线: 18550201458 邮箱: willnano@163.com

Genizer脂质体挤出器+
Genizer高压均质机
金刚石交互容腔
脂质体挤出器膜
Nanogenizer30k高压均质机 应用
脂肪乳高压均质系统

新闻动态

产品推荐

技术资料 当前位置:技术资料

棕榈酸帕潘立酮注射用纳米混悬液的研究

2018-09-07 10:18:46

       当前,在研药物中难溶性药物的比例高达70%多,由于溶解性差的问题,导致药物在体内表现为吸收不稳定或不完全,限制了药物疗效的发挥,这也对药物制剂的开发提出了极大地挑战。因此,如何提高难溶性药物溶解度成为了制剂领域研究的新热点之一。常见的药物增溶方法有:纳米乳化法、包合物技术、固体脂质纳米粒、药物成盐和纳米混悬技术等。纳米乳化法不适用于油和水均不溶的药物,且需要使用大量乳化剂;包合物是一种特殊的络合物,是将药物分子包合进入包合材料分子的空穴中,因此需要药物分子的形状和大小与包合材料空穴相适应,才易于形成包合物;固体脂质纳米粒,载药量相对较低,储存过程中由于磷脂的氧化会导致药物的渗漏,且需严格控制有机溶剂的残留量;药物成盐,适用于一些水难溶性的弱碱或者弱酸,适用范围较窄;纳米混悬液,是指粒径范围在10~1000nm的药物颗粒分散在含少量稳定剂的水溶液中,形成的稳定胶体分散体系。无需药物载体,载药量高,稳定剂用量少,毒副作用小,适用范围广。
       纳米晶体技术(Nanocrystal®),即湿法研磨,将药物粉末与适量的稳定剂分散在水溶液中,并与一定量的研磨介质一起加入球磨机的研磨室内,在研磨杆的高速转动下,使药物颗粒间,药物颗粒与研磨介质、研磨室内壁间发生剧烈碰撞,从而使粒径减小。高压均质技术,根据作用原理可分为,微射流技术(IDD‐PTMTM技术)和活塞‐狭缝技术。微射流是通过高压下两道液流在碰撞腔内发生撞击使颗粒减小,主要作用力为剪切力、湍流力和气穴效应。活塞‐狭缝技术是由混悬液通过狭缝时,由于狭缝面积骤减,导致液体静压力降低,在狭缝内达到沸点,产生大量气泡,当液体离开狭缝,气泡破裂使颗粒粉碎,主要作用力为剪切力、紊流和碰撞力。
       棕榈酸帕潘立酮注射液主要用于急性期及维持期的精神分裂治疗,具有急性期能快速起效,维持期能保持症状持续改善的作用。由于棕榈酸帕潘立酮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,颗粒粒径又较大,故杨森公司采用其专利技术,纳米晶体技术(Nanocrystal®),即球磨法,制备成可通过肌肉注射给药的纳米混悬液,药物注射后可在注射部位团聚,形成药物贮库,再根据药物颗粒大小先后溶解,溶解的药物进入体循环,水解形成活性成分帕潘立酮,当帕潘立酮的血药浓度提高到7.5ng/mL后,且中枢的D2受体占有率达到60%以上,即可发挥抗精神病的作用。本文用微射流高压均质法工艺研究改进棕榈酸帕潘立酮注射液。

原料及仪器
       电子分析天平(BSA124S‐CW,德国Sartorious公司);声波清洗机(RUC‐5200,上海睿祺电子设备有限公司);高速剪切分散乳化机( F25,美国FLUKO公司 );激光粒度仪(mastersizer2000,英国马尔文仪器有限公司);湿法球磨机(Minicer,德国耐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);微射流高压均质机(Nano DeBEE,美国BEE公司)。
       帕潘立酮棕榈酸酯(PP)(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,纯度大于98.8%);乙酸铵(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);氢氧化钠(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);吐温‐20(广州博峰化工科技有限公司);柠檬酸一水合物(湖南尔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);磷酸氢二钠无水物(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) ; 磷酸二氢钠一水合物(湖南九典制药有限公司);聚乙烯吡咯烷酮K30(PVP K30,美国ISP);羧甲基纤维素钠(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);黄原胶(上海阿拉丁);聚乙二醇4000(PEG4000,江西益普生药业有限公司);水为纯水;甲醇、乙腈、N,N‐二甲基甲酰胺(DMF)为色谱纯;四氢呋喃(THF)和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。

试验方法
       移取20μL纳米混悬液,稀释至5mL,混匀后(可适当声),于激光粒度仪上测定粒径和粒度分布指数,泵速为1250rpm,颗粒折射率为1.56,颗粒吸收率为0.01,缓慢滴加稀释后的样品,使遮光度稳定在6%~8%之间进行测定。
       称取15.6gPP及适量吐温‐20,先将吐温‐20分散在80mL注射用水中,再将PP原料药分散在上述溶液中,冰水浴中20000rpm 高速剪切15min,加入微射流均质机中,在设定条件下进行均质,再将均质得到的浓悬液中加入含有适量助悬剂的溶液并稀释至100m L。
       称取15.6gPP分散在含1.2g吐温‐20的80mL注射用水中,冰水浴中20000rpm高速剪切15min,加入微射流均质机中,在30000psi 压力下,分别于均质2、4、8、12、16、20、24、28、32次取样测定粒径与粒度分布指数。
       称取15.6g PP及1.2g吐温‐20,先将吐温‐20分散在 80mL注射用水中,再将PP原料药分散在上述溶液中,冰水浴中20000rpm高速剪切15min,加入微射流均质机中,分别以压力20000psi和30000psi,各均质12次,分别测定制备得到的纳米混悬液的粒径和粒度分布指数。

试验结果
       验根据仪器耐受大至压力在20000psi和30000psi之间,选择更高的30000psi,首先使用处方量的吐温‐20(12mg/mL)在30000psi的压力下进行高压均质,循环20次后D50降至较低为1.515±0.058μm。适当提高吐温‐20的浓度至24mg/mL时,均质20次即可达到粒度要求范围,D50=677±1nm。继续提高吐温‐20浓度至36mg/mL,均质20次后,D50并没有更小,由此说明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具有一定限度范围,在浓度低于24mg/mL时,通过提高吐温‐20浓度可有效减小制备所得到的药物颗粒,但继续增大吐温‐20浓度,对粒径的减小便不再有帮助。为了增加纳米混悬液的稳定性,通常联合使用表面活性剂和高分子稳定剂,但微射流高压均质机不适于制备粘度较大的制剂,考虑有些高分子稳定剂会增大体系粘度,所以在筛选高分子稳定剂时,将其后加入于已制备完成的纳米混悬液。本文除了考察市售制剂处方中含有的PEG4000以外,还考察了一些常用于混悬液的其他高分子稳定剂,包括羧甲基纤维素钠(CMC)、黄原胶、聚维酮K30(PVP K30),由沉降现象结果可见,黄原胶和PVP K30的助悬效果较好,但含PVP K30的混悬液底部有少量白色沉淀,且轻摇不易分散,4mg/mL的CMC和30mg/mL的PEG4000次之,粒径测定结果中含15mg/mLPEG4000+15mg/mLPVP K30的混悬液和含30mg/mL PEG4000的混悬液颗粒D50均在500~800nm之间。体外释放结果显示,含15mg/mL PEG4000+15mg/mL PVP K30的混悬液和含30mg/mL PEG4000的混悬液体外释放度符合本文规定要求。综上所述,较终得到含30mg/mL PEG4000的混悬液稳定性、粒径和体外释放度均符合实验要求。

棕榈酸帕潘立酮注射用纳米混悬液的研究_顾艳.pdf


“槐叶未归”调

上一页:紫杉醇纳米晶混悬液的制备及表征

下一页:丙泊酚脂肪乳注射液处方工艺优化